“我们不是化学品分销商,目前公司的定位是整体材料方案服务商。”同益股份(300538.SZ)CEO张亚玲5月2日在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时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集合组建国际化团队,拓展与外企的深度合作。
对于刚刚加盟同益股份的张亚玲和她的现有团队来说,这些包括品牌在内的业务梳理和愿景仍是个不小的挑战。
张亚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化战略所指的与外企合作不仅指在海外进行业务布局,同时拓宽与外企在华业务合作。
从4月19日发布的公司一季报业绩来看,相比于受材料市场波动和产品营销售卖结构调整的2017年,同益股份整体呈良性发展形态趋势。报告期内,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纯利润是781.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42.11%;营业收入为2.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2.51%。同时从现金流来看,经营活动现金流也从净流出情况变为净流入1482.34万元。近期,公司在e互动上表示,小米为其客户。
资料显示,同益股份的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移动终端、家电、LED照明、太阳能等领域。而太阳能领域由于行业收缩,因此同益将主要精力放在前三者,华为、小米、富士康、比亚迪等企业为其客户。
海通证券分析师刘威指出,同益股份所处行业仍有较大空间。由其2017 年半年报得知,自2010 年以来,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从始至终保持稳步增长:由2010 年的6500 亿元增长至2015 年的20000 亿元,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北美欧洲市场已非常成熟,行业集中度高,好比2016 年,行业国际巨头德国邦泰实现出售的收益已约100 亿欧元。而中国同类型企业9000 多家,行业集中度极低,同益股份作为中国此类唯一上市公司,目前是处于龙头地位的。
此外,就小米问题,同益股份在e互动上表示,目前企业主要向小米的合作代工厂供应手机、平板电脑外观件及结构件制造用工程塑料,并为小米旗下部分智能家居产品提供外观件及结构件制造用工程塑料。目前,同益股份的两大客户板块构成就是上文所指的下游品牌商和代工厂。而与化学品分销商不同的是,同益提供自有技术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同益股份服务的下游产品品牌商和代工厂在新产品设计、样品试用阶段,涉及产品设计、产品定型、模具设计、批量生产检测等所有的环节,而所有的环节中使用参数及材料方案改变均会出现不同使用效果。“面对如此之多的材料和供应商,客户往往难以分清;当客户想要一个服务方案大致的整体效果,这时候,就需要同益来协调了。”张亚玲表示。此外,同益股份基于积累的技术解决方案,亦根据同类型代工厂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方案并进行推广,以此降低代工厂运营成本。
一方面,针对品牌商,同益股份每月都会举办两次由公司、供应商、品牌商参与的三方技术交流会,为品牌商提供新技术推广、案例讲解、颜色选择和模流分析等技术服务,准确定位其研发项目的材料需求,有效缩短其研发周期;另一方面,针对代工厂,同益股份则提供案例分享协助开模、免费试样及跨产品问题处理方案,和产品后处理、工艺参数咨询、喷涂试样、送样检测、售后服务等技术服务,全方位帮助客户实现量产。
在采访中,张亚玲向记者展示了两款工程塑料,仅从外观上,采用同益股份自有研发的发泡工艺应用工程塑料与喷涂产品相比有明显差别。张亚玲和记者说,该发泡工艺应用在外观件上,主要解决了喷涂产生的环保问题与节省喷涂成本,该工艺大范围的应用于大小家电、汽车、智能家居等行业。
高分子材料博士姜旭表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质的变化,后续我们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材料、颜色选取、选型,到模具的开设方案,到后期的成型工艺,我们会全程跟进,把前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使用方,确保量产落地的稳定性。发泡工艺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之前也有成功的应用案例,但像这样应用在外观件上,我们是首创,正在准备申请国家专利。”
目前,同益股份积累的研发项目用料案例及材料加工案例累计为787 项,已涵盖细分市场的主流材料体系,而上述发泡工艺研发了将近一年左右。据公司2018年一季报显示,同益股份主要在研项目有四项,分别为手机纳米注塑工艺(NMT)、美好外观解决方案技术、轻量化解决方案技术和微细发泡&免喷涂材料挤出成型。
据张亚玲透露,此前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技术中心已部分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能够完全满足技术案例展示、露点检测烘干、粒子烘干、可靠性验证、染色等材料研发和测试需求。
关注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和长期资金市场中所发生的好玩的事,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对已知事物挖掘未知面。
【扫码浏览手机站】